雄性會隨著場合的不同發出不同的聲音,例如建立領域警告其他雄蛙不要接近的領域叫聲、驅逐其他雄蛙或打架時發出的遭遇叫聲、吸引雌性的求偶叫聲、和雌性接觸後的交配叫聲、被其他雄蛙或其他種蛙類抱錯時的釋放叫聲、以及被天敵抓住時緊急發出來的「嘰」求救叫聲。
雌性僅會發出求救叫聲。但不論是哪一種叫聲,每一種蛙類都有其獨特的聲音頻率,具有種類辨識避免雜交的功能。
蛙類的鳴叫方法相當獨特,發音之前,雄性先吸一口氣到肺部,並把肚子鼓起來,然後腹部縮小把肺部的氣體擠壓到咽喉,在此震動聲帶發出聲音,最後聲音及氣體一起被送到位於喉部下方或側面的鳴囊,氣體將鳴囊鼓大成為聲音的共鳴腔,並擴散出去。 由於蛙類有鳴囊當作共鳴腔,蛙鳴也就格外的響亮大聲。有些蛙類的叫聲和蟲叫聲很像,但還是可以分辨出來。蟲叫聲多半比較單調連續沒有共鳴,蛙叫聲有共鳴而且斷斷續續、變化豐富。 蛙類鳴囊大小、形狀、顏色依種類而異。略為突出隱於皮下不明顯者,稱之為內鳴囊,例如拉都希氏赤蛙、梭德氏赤蛙;大而顯著者,稱之為外鳴囊。 依鳴囊形狀及所在位置不同分成︰
- 單咽下外(內)鳴囊:單一一個鳴囊位於咽喉腹面,例如中國樹蟾、黑眶蟾蜍等。
- 咽側下外鳴囊:一對鳴囊位於咽喉腹面,例如腹斑蛙等。
- 咽側外(內)鳴囊:一對鳴囊位於口角兩側,例如 斯文豪氏赤蛙。
鼓膜是蛙類的耳朵,內面附有耳柱骨,能將聲音傳入內耳的感覺細胞,再刺激大腦產生聽覺。蛙類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很窄,對同種類叫聲頻率特別敏感,尤其雌性常利用叫聲來確定雄性的位置,並選擇適當的交配對象。雄性的鼓膜常常比雌性大,可能和雄性發出聲音並作為重要的溝通工具有關。 蛙類雖然沒有脖子,但有一枚環狀的頸椎,又稱為寰椎,藉此青蛙可以靈活地轉頭。這對蛙類非常重要,因為蛙類的眼睛、耳朵都在頭的兩側,必須藉由轉頭調整方向來瞄準目標或定出聲音的來源,方便牠們搜索食物或找尋同類。 並不是所有的蛙類都會發出叫聲,不會叫的蛙類沒有鳴囊,鼓膜也不明顯。一般而言,利用溪流繁殖的蛙類叫聲比較小或不會叫,因為水流聲音太大,往往蓋住叫聲,迫使溪流產卵的蛙類另尋其他種吸引雌性的方法。
【鳴叫地點】 台灣蛙類繁殖的場所,根據水域的型態不同,可分成流水型、靜水型、陸地型及樹棲型。 大部分的樹蛙屬於陸地型及樹棲型,例如翡翠樹蛙、橙腹樹蛙、白頷樹蛙及艾氏樹蛙主要在樹上鳴叫,也在樹上產卵;諸羅樹蛙及面天樹蛙則在樹上鳴叫,在地面產卵;台北樹蛙及莫氏樹蛙則主要在地面鳴叫及產卵。 流水型可分成溪流及溝渠緩流型,溪流產卵的種類有盤古蟾蜍、梭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及褐樹蛙;溝渠緩流型的有古氏赤蛙及日本樹蛙。 台灣產三十三種蛙類絕大多數屬於靜水型,蛙類利用的靜水域種類五花八門,包括池塘、沼澤、水田等永久性水域,以及路邊、水溝積水等暫時性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