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大 校 園 自 助 賞 蛙

@台大校園內有青蛙嗎?當然有。

  在三十年前,當台大校園四周還是稻田的時候,公館地區曾經是許多蛙類的家,包括現在數量極少屬於保育類的台北赤蛙。但隨著公館的開發,馬路的興建,蛙類失去了棲所,此時充滿綠蔭的台大校園就好像沙漠裡的綠洲,是少數還能適應都市生活的蛙類在公館鬧區最後的選擇。

  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很好奇,為什麼很少在校園內看到蛙類呢?也不免懷疑牠們的數量是不是很少了呢?原來牠們是一群害羞的夜行性小動物,棲息在陰暗潮溼的角落,平時安安靜靜,只有在春夏的繁殖季節,而且多半在下雨的時候,才會出來活動鳴叫,和一般台大人的活動時間正好相反,除非刻意去找牠們,是很難注意到牠們的存在。

  事實上,住在台大校園的蛙類共有六種,數量還都不少,尤其夏夜的醉月湖畔,是台北市鬧區賞蛙的最佳地點。試著想想看,當您坐在湖畔的涼椅上,耳邊是黑眶蟾蜍急促連續的「嘓、嘓、嘓」,貢德氏赤蛙的「溝、溝、溝」,有時還有牛蛙的「哞、哞」,積水的草皮,有小雨蛙、澤蛙、拉都希氏赤蛙在歡唱,聽聽這些叫聲,是否讓您暑氣全消?

  您現在是不是有點好奇,想要來一趟台大校園的賞蛙之旅?不過行前您需要先做點功課,認識這六種蛙類的外型和習性。以下就是我為您準備的這六種蛙類的基本資料,還有牠們在台大校園最可能出沒的地點。

 

(一)黑眶蟾蜍 Bufo melanostictus

     【成體特徵】

    體長:中大型肥胖,♂5-6cm,♀5-8cm。

    頭部:吻端鈍圓,頭寬大於頭長,上下頷有黑色線。頭部具有黑色骨質脊棱,主要由吻端起沿眼鼻線經上眼瞼內側直達鼓膜上方,明顯而且突出。鼓膜大而顯著,耳後腺長橢圓形。

    背部:體色變異頗大,有黃棕色、黑褐色或灰黑色,有些具有不規則的棕紅色花斑。

    皮膚:粗糙,除了頭頂,全身佈滿大小不等的疣粒。背中央有兩行縱走排列規則的大圓疣,四肢及腹部的疣粒較小,但所有的疣都有黑棕色的角質刺。

    腹部:皮膚粗糙,白色或乳黃色,有深灰色花斑。

    前肢:細長。指端圓,黑色,指間無蹼。

    後肢:粗短。趾端圓,黑色,趾間半蹼。

    【校園常見地點】平常棲息在闊葉林、草叢、開墾地及教室附近空地,繁殖期時才遷移到開闊水域。繁殖場所包括行政大樓前水池、醉月湖、文學院旁水池、農場、植病系新館後院等地方,是校園內最常見的蛙類。

    【繁殖期】2月到9月,以春夏兩季為主。一般在晚上活動,不過下雨時,白天也很活躍。

    【行為及生態】雄蟾常在岸邊淺水草叢裡或浮在水面的葉片上鳴叫,鳴叫時,咽喉部分的單一鳴囊鼓出並急速地振動發出「咯、咯、咯」聲,尤其當雄蟾碰到雌蟾時,叫聲會變得更加急促而且連續,有時可以持續一分鐘以上。成體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好,在遮蔽性比較好的水池,例如荷花池,不到百平方公尺的水池,可能聚有上百隻黑眶蟾蜍。由於數量太多,求偶的時候,經常發生抱錯的情況,此時被錯抱的雄蟾馬上會發出短促而尖銳的「嘎」聲,有如在警告對方:「我也是公的,不要碰我」。由於每夜產卵的雌蟾數目常不到十隻,雄性之間的競爭很激烈,也會出現5、6隻雄蟾同時抱一隻雌蟾的現象。牠們通常白天躲在草叢或樹林裡潮溼的角落,晚上才遷移到水域鳴叫繁殖,晚上遷徙時常常會經過校園裡的馬路,有些個體不幸成為輪下冤魂,陳屍路上。建議大家晚上在校園開車,開亮大燈,減慢速度,看看路面,以免壓死蛙類。

    【卵】雌蟾每次產卵數千顆,常成雙行排列於長形膠質卵串中。卵串成雙兩條從雌蟾的泄殖腔孔排出來,可長達8公尺以上。

    【蝌蚪】身體菱形棕黑色,尾鰭色淺散有細紋。小蝌蚪聚集在水邊淺處活動,大蝌蚪則躲在深水處。

     

(二)小雨蛙 Microhyla ornata

    【成體特徵】

    體長:小型,♂約2.5cm,♀2-3cm。

    頭部:頭長約等於頭寬,吻端尖圓。鼓膜不明顯,顳褶明顯。

    背部:背部顏色為土褐色或灰棕色,背中央有一塊明顯的深色對稱塔狀花紋,花紋兩側另有一些平行的細縱紋。有些個體有淺色背中線。

    體側:兩側從吻端經眼後方到腰部有黑色斜行的縱紋,縱紋下方有深色小斑點。

    皮膚:略光滑但有些小疣粒,尤其從眼後到薦骨突起處,兩側各有一排斜行的長疣粒。

    腹部:光滑白色。

    前肢:纖細,有粗細不等的橫紋。指端圓無吸盤,指間無蹼。

    後肢:粗壯,有橫紋。趾端無吸盤,趾間無蹼。

    【校園常見地點分布】主要出現在稻田、水池等開墾地、草澤及樹林底層落葉間。曾在台大農場及農機系館後面的草叢聽過牠們的叫聲。

    【繁殖期】約3至8月,春夏為主。

    【行為及生態】小型但叫聲卻非常的低沉而且大聲,有單一咽下鳴囊,喉部鳴囊的地方黑色。雨後的夏夜常可聽到它們整齊而具有節奏感的叫聲「ㄎ一ˊ、ㄎ一ˊ」,喜歡躲在水邊的落葉、草根、土縫或石頭底下鳴叫,常常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很難觀察。

    【卵】卵徑小,約0.8cm,卵塊圓形成片漂浮在水面上,一次產卵約兩、三百粒。

    【蝌蚪】頭部及背部圓盤狀,平扁透明。口位於吻端,眼睛在兩側,尾端尖細。

 

(三)牛蛙 Rana catesbiana

    【成體特徵】

    體型:大型肥碩,♂11-18cm,♀12-19cm。

    頭部:頭寬遠大於頭長,吻端鈍圓,下唇白色。鼓膜大型明顯,顳褶明顯達肩部上方。

    背部:綠色或褐綠色,有許多黑色斑點。

    皮膚:粗糙,有一些小顆粒。

    腹部:光滑乳白色,有灰色雲狀斑,喉部顏色較深。

    前肢:指端細長,指間無蹼。

    後肢:粗壯,趾端圓鈍,趾間蹼發達滿蹼。

    【校園常見地點】醉月湖。

    【繁殖期】春天及夏天。

    【行為及生態】牛蛙因叫聲如牛而得名,在喉部有單一個鳴囊。體型大而且具有強烈的領域性,常坐在池邊淺水區域或浮在水面鳴叫。牠們不是台灣的固有種,在野外看到的族群可能來自於養殖場逃逸或者放生 ,醉月湖裡的個體應是學生在做完實驗後放生的傑作。其實這種放生等於放死,因為牛蛙的繁殖力強,成體和蝌蚪都會捕食其它他種類的青蛙,對本土蛙類族群的生存有很大的威脅,因此建議加強管理及移除。

    【卵】卵徑長約1.2-1.5mm,每次產卵6000-40000粒,成片漂浮在水面上。

    【蝌蚪】大型,全長可達15cm,背部及尾部有許多黑斑。

 

(四)貢德氏赤蛙 Rana guentheri 保育類

    【成體特徵】

    體型:大型修長,♂6-7.5cm,♀6-8cm。

    頭部:平扁,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尖圓。上下唇皆白色,口角後有兩個白色明顯的頷腺。鼓膜大而明顯,周圍白色。

    背部:棕色或淺褐色。

    體側: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的背側褶,沿背側褶有黑縱紋,有不規則的黑斑。

    皮膚:光滑,僅後端有些小顆粒。

    腹部:白色光滑。

    前肢:細長,指端鈍圓。

    後肢:細長,全蹼,趾端鈍圓。背面有黑色橫帶,股部內側有黑色花斑。

    【校園常見地點】分布於長有水草的水池及草澤環境,例如醉月湖、植病系新館後院、植物系溫室及其附近、台大農場、舟山路教職員宿舍等地。。

    【生殖期】5月到8月,以夏天為主。

    【行為及生態】生性隱密,平時很少看到,繁殖期時才成群一起遷移到水域活動,但也是各自分散躲在水草間,僅露出頭來鳴叫,叫聲是如同狗叫般的「茍、茍、茍」,低濁而且大聲,日夜都能聽到。雄蛙有一對咽側下外鳴囊,咽喉部顏色較深。個性極為害羞,很容易受到驚擾,一旦有人靠近,就會發出「吱-」驚擾叫聲,然後噗通一聲跳到水裡。

    【卵】卵粒小,成一大片飄在水面上,或者黏在水草間,每次產2000-3000粒卵。植物系溫室及其附近的水域比較容易觀察。

    【蝌蚪】眼睛在兩側,體灰綠色有紅褐色斑點,口部到眼間有黃線。尾棕色有或深或淺的雲斑。

 

(五)拉都希氏赤蛙 Rana latouchii

    【成體特徵】

    體型:中型扁平,♂4-5cm,♀5-6cm。

    頭部:頭長大於頭寬,吻端鈍短。上唇白色,口角後的兩團白色頷腺顯著。

    背部:紅棕色或棕灰色。

    體側:背側褶發達,中央部分最寬厚,後部則斷成小疣粒狀。從吻端沿鼻孔、背側褶下方有黑色縱紋。腹側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黑斑。

    皮膚:粗糙,有許多小顆粒,顆粒上有小白刺。

    腹部:光滑,淡黃色。

    前肢:短,背面有黑色橫紋。指端鈍圓,指間無蹼。

    後肢:細長,黑色橫紋明顯。股部內側有黑色斑點及雲斑。蹼發達半蹼。

    【校園常見地點】是適應力很強的一種蛙類,通常在長有水草的積水池、流動緩慢的溝渠繁殖,曾在台大農場、植病系新館的後院看過牠們。。

    【繁殖期】幾乎整年都可以進行生殖活動,但主要集中在春、秋兩季。

    【生態及行為】非繁殖期時,常常出現在步道、馬路或住宅附近覓食。繁殖期時,則會成群結伴遷移到水邊,躲在草根、石縫或者水草底下鳴叫,叫聲聽起來是細細綿長的「給ㄟ-」,有如含在嘴裡發不出來,聽起來很小聲。牠們很喜歡湊熱鬧,雄蛙之間靠得很近,而獲得雌蛙青睬的雄蛙也會不斷地遭到其他雄蛙的騷擾;為了增強爭奪能力並能抱緊雌蛙,雄蛙的前臂肌肉特別發達。

    【卵】卵徑約1.3-1.5 mm,動物極灰褐色,植物極黃白色。常一粒黏一粒,呈長條狀纏繞在水中植物體上;或聚成團狀,有時會數十個卵塊聚成一大團。每次產卵900-1500粒。

    【蝌蚪】背部棕綠色,有深棕色細點。尾鰭透明發達,尾端尖圓,有細棕點。

     

(六)澤蛙 Rana limnocharis

    【成體特徵】

    體型:中型,♂4-5cm,♀5-6cm。

    頭部:長寬略相等,吻端尖圓,上下唇有深色縱紋,鼓膜及顳褶明顯。

    背部:顏色及花紋多變,青灰色、褐色或深灰色,有時雜有明顯的紅褐色或綠色斑紋。兩眼間有深色V型橫斑,肩部有類似W型斑。有些個體有背中線,背中線寬細不一。

    體側:有些延續自肩部的深色斑。

    皮膚:背部有許多長短不一、不規則排列的棒狀膚褶,褶間有些小疣粒。體側及體後端有許多小圓疣,四肢背面也有小疣粒分布。

    腹部:光滑乳黃色。

    前肢:上臂有橫紋,指端尖。

    後肢:較短,有橫紋,股部內側有許多白色小顆粒突起。趾端尖,趾間有半蹼。

    【校園常見地點】常出現於溝渠、水池、草澤等下雨過後形成的暫時性靜水域。曾經在植物系溫室附近水溝、植病系新館後院、農場、農機系後面的草坪、新聞研究所前草坪、辛亥路側門附近草坪等地方聽過牠們的叫聲。

    【繁殖期】3到10月,但以春夏為主。

    【生態及行為】澤蛙是平地都市常見的蛙類,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強,只要是有水有遮蔽的環境,都有可能見到們的蹤跡。雄蛙有一個單咽下鳴囊,但鳴囊中間有一個分隔,所以看起來像有一對咽下鳴囊。牠們的叫聲響亮,時高時低;單獨一隻鳴叫時,叫聲是連續數十個「嘓、嘓、蟈....」,但在兩隻對叫的時候,叫聲則變成「嘓嘓-嘓嘓-」或「嘓ㄎ一、嘓ㄎ一」,有時變成「ㄎ一嘓、ㄎ一嘓」,有互相較勁的意味。

    【卵】卵粒小,卵塊成一大片漂浮在水面上。每次產700-1600粒卵,雌蛙一年可多次產卵。比較容易在農場稻田裡看見。

    【蝌蚪】小型,背面橄欖綠色,有棕色斑。尾部細長有深色細斑,尾長為體長兩倍。口小,位於吻部下方,唇有深色縱斑。

 

    賞蛙並不一定只能在晚上進行,白天可以觀察卵塊及蝌蚪,晚上則觀察成蛙的行為及活動。不過在生殖高峰期的時候,尤其在下雨天,成蛙會特別活躍,白天或晚上都可能看到牠們。

    晚上賞蛙時,手電筒、雨鞋、帽子和棍子是基本配備,因為牠們大多棲息在水溝、樹林或水池等陰暗潮濕的地方,在找牠們的時候,頭可能會碰到蜘蛛等小動物,腳可能會踩在水裡或爛泥巴裡。棍子除了可以撥出躲在落葉堆中青蛙之外,還可以打草驚蛇。台大校園裡當然也有蛇類出沒,一般是小型的花浪蛇、草花蛇、赤背松柏根、大頭蛇等無毒蛇,也有長得像蚯蚓的盲蛇。

    基本上,在台大校園內,有水的地方都有可能找到蛙類。但為了節省找尋時間,有幾項要訣。第一看天氣,陰雨綿綿的天氣最好,太冷或太熱的時候都不容易找到青蛙。第二看環境,蛙類通常出現在潮濕、地上有落葉、滲水或積水、長有苔蘚等耐濕植物、遮蔽良好陽光不會直射的環境。第三聽音定位,這是最重要的方法,但要有耐心,動作也要輕,因為蛙類很容易因受到干擾而停止鳴叫。必要的時候,建議關掉手電筒,噤聲不動等待鳴叫。第四留意小細節,有時候會覺得青蛙就在腳前鳴叫,卻怎麼找也找不到,這時候要注意是不是躲在葉片的背面、樹根、洞穴、落葉、小石塊、甚至垃圾底下鳴叫?

    賞蛙除了有趣,也是自然觀察及環境教育的好題材,但要配合有系統的紀錄及觀察。紀錄項目包括日期、時間、地點、天氣、氣溫、環境、調查者基本項目,以及蛙種、出現地點、數量、行為、是否有卵或蝌蚪等詳細資料描述。您可以採用固定時間及路線,例如每個月調查一次,比較不同季節、不同地點出現的蛙種是否相同?數量是否波動?卵或蝌蚪都出現在什麼地點?紀錄發育過程。甚至您可以在庭院或校園裡佈置以泥巴為底、長有水草或飄著浮萍的水域,看看青蛙是不是會遷進來。若想要長期追蹤調查,那有必要做個體辨識。蛙類個體辨識可以靠花紋、綁寫有號碼的腰環或者去掉一節腳趾或手指的永久標記。有了標記,配合測量體長體重,可以知道牠們的的活動範圍、成長曲線、死亡率等基本族群資料,也能觀察個體間的互動關係,例如什麼樣的雄蛙比較容易獲得雌蛙的青睬?哪些個體會打架?

    蛙類野外觀察靠的是耐心及細心,還有幾分運氣,祝大家好運,在台大校園賞蛙愉快。

 

圖像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