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看到可愛的青蛙和蝌蚪時,許多人,尤其是小朋友,總想帶回家仔細觀察或者拍照。

     我們不反對飼養,因為從親近照顧的的過程,能讓我們更瞭解牠們,喜愛牠們。但是養青蛙比養魚、養鳥麻煩很多,除非您很有耐心,否則不建議飼養。讓牠們快樂的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生活,讓我們年年拜訪牠們,在野外歡喜相見,那不是很好嗎?

  成蛙和蝌蚪的食性及習性不同,照顧的方法也不相同,以下分別介紹:

圖像

■ 成體的飼養 ■

圖像


【飼養環境】

  足夠的水、適宜的光照和遮蔽,是最基本的飼養環境條件;至於如何佈置,則看個人的巧思。如果養在水族箱,記得一定要加蓋,不然青蛙會爬出去或跳出去。蓋子可以自行用紗網及木框釘製,上面放一盞螢光燈,並定時開關,足夠的光照讓青蛙的色澤比較鮮豔,骨骼也比較強壯。可以疊放一些石塊構成峭壁,用潛水馬達抽水製造瀑布效果,這種水族環境適合水棲性蛙類,例如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等。至於陸棲性蛙類,可以在水族箱底鋪層泥土並栽種觀葉植物以提供遮蔽,放置水盆讓青蛙隨時可以泡泡水,但要經常換水並保持清潔。

【食物】

  牠們只吃活的動物,可以到鳥店購買麵包蟲、或者到釣魚店購買蚯蚓或蛆餵牠們;也可以到野外用捕蟲網抓小蚱蜢、白蟻等天然食物給他們吃。一般用麵包蟲比較方便,可以一次多買些,用營養餅乾或吐司麵包飼養。麵包蟲放在食盆內餵食,食盆盡量放置在固定地方,讓青蛙習慣。麵包蟲餵食前,可以沾點多種維他命粉末,以補充營養。不需要天天餵食,3-4天餵食一次即可,餵食麵包蟲隻數依青蛙體型大小調整,通常青蛙吃飽了就不會再吃。如果青蛙一直不吃,可以用鑷子夾麵包蟲在青蛙眼前晃動以刺激食慾;如果刺激無效,必要時打開青蛙的嘴強迫灌食,但這實在違反自然,不如放回野外。

  通常平地常見的蛙類比較容易飼養,例如蟾蜍、拉都希氏赤蛙、澤蛙等;體型小無法吃麵包蟲的蛙類比較難飼養,例如狹口蛙類、面天樹蛙等。

【攜帶及運送】

  青蛙受驚嚇時會不斷地跳躍,吻端很容易撞傷。因此用飼養盒攜帶青蛙的時候,請不要直接提著走,最好用不透明的袋子裝起來,讓青蛙保持安靜。如果直接用塑膠袋裝青蛙,注意留足夠的空氣,並放一些潮濕的葉片或衛生紙以避免乾燥。

圖像

■ 蝌蚪的飼養 ■

圖像

【飼養環境】

  任何盛水容器都可以用來養蝌蚪,水深5-10公分即可,通常不需要打氣,但注意經常換水保持乾淨。若使用自來水,要經過1-2天靜置除氯之後才能使用。建議用透明的容器養蝌蚪,再種些水草或者浮萍之類飄在水面的植物,看蝌蚪悠遊在植物間,看蝌蚪如何長大變態,感覺另類的水族生態樂趣。

【食物】

  為了方便起見,我通常建議餵綠色小顆粒的魚飼料,飼料泡水變軟之後,蝌蚪自然就會去啃食。可以經常餵,餵食量以剛好沒有飼料殘留為宜,飼料殘留太多會使水質惡化。蝌蚪吃飽之後就不會再吃,所以開始先餵少一點,觀察紀錄飼料殘留量,然後再逐漸增加調整份量。

  煮爛的波菜也是一種很好的蝌蚪食物,不過不能沾有油。也可以撈池塘的落葉和水,當作天然食物。

【變態】

  在食物充足、溫度適宜的情況下,蝌蚪在長出後腳之後的2-3星期內變態成小蛙。變態之前,蝌蚪會停止覓食,然後伸出前肢準備登陸。此時,最好在飼養盆中放一塊露出水面的石頭或物體,讓牠們順利的離開水域避免淹死。剛變態的小蛙在3-5天之後才開始覓食,吃些果蠅或比牠嘴巴小的小虫,很不容易飼養,建議放回原來捕捉蝌蚪的地方,讓牠們回歸自然,世世代代活在我們的周圍,和我們共享地球。

更多的內容在… 圖像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