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蛙攝影藝廊  

--野外青蛙攝影入門--

《作者:李鵬翔

圖像  當您賞蛙越來越有心得時,您是不是常會看到一些精采鏡頭?這時您是不是很想把它拍攝下來和朋友分享呢?有時候可能您又會發現一些難以辨認的青蛙,這時您是不是很想把它拍下來請教一下專家呢(說不定您發現了新種喔!)?可是要如何拍攝?需要哪些設備?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這裡就要來為您一一介紹。

  基本上拍攝青蛙是屬於近接攝影也是夜間攝影。大家都知道,拍照時如果想要把景物拍的越大就要越接近它。但是一般相機接近的程度有一定的限制,在拍攝距離過短時則無法對焦,拍起來一片模糊,有些甚至無法按下快門拍攝。近接攝影就是要運用一些配備,來讓您的相機能夠非常地接近被攝物,使底片上拍攝出的影像夠大而能夠表現出細部的結構。

  在拍攝青蛙或蝌蚪時,我們往往必須接近到二、三十公分(這時鏡頭前端距離牠們可能不到十公分),才能獲得足夠大的影像,所以您需要有一些近接的設備。而牠們又都是晚上才出來活動的,所以又得具備一些夜拍的設備及技巧。除此之外您還需要的,就是一些耐心以及運氣了!

  底下就來簡單說明一下,對於拍攝青蛙的一些應注意的地方,希望對於初學者會有些許的幫助。

 

基本配備

  配備除了基本的135單眼相機外,還需要有近接攝影及夜拍攝影的設備。近接攝影的設備與拍攝方法有許多種,包括使用微距鏡頭、近攝鏡片、增距環、蛇腹及鏡頭倒接環…等等;而夜間拍攝自然就是需要有打光及閃光燈等設備了。這裡列出的是建議的配備,並不是絕對的。只是這樣的組合較輕便具機動性、較簡易可迅速拍攝,讓您能很容易入門,而且能拍出具一定水準的照片。

  1. 135單眼相機,具備Auto-focus及TTL閃光燈控制功能。
  2. 微距(Micro)鏡頭,100mm AF鏡頭較適合。
  3. 閃光燈(普通的點狀或近拍用的環狀閃光燈),有TTL控制功能的。

還有別忘了,強力手電筒、雨鞋、手杖(打草驚蛇用)也是必備的喔。
 

 

基本原則

  • 對焦對眼睛

  青蛙靈動的大眼睛是最傳神的所在,千萬要focus到!您也許會發現,不論是手調對焦或是自動對焦,牠的眼眶也就是最容易對焦的地方。

  • 景深必須深

  近接攝影的一大困擾就是景深短淺。常常一隻青蛙照下來,只有眼睛清楚,其它部位皆一片模糊。

  解決的方法,一則盡量縮小光圈來加大景深;一則盡量以斜側面取景,即盡量讓牠的身體與焦平面平行,這樣可使身體大部分都能落在景深之內。除非為特殊效果,應避免由正前面拍攝。

  • 光圈盡量小

  使用小光圈,如F16或F22,是比較適合的,如此一方面可以得到較大的景深、另一方面減少其它光源(路燈、手電筒、水面反光)的影響。當然如果距離較遠時,閃光燈的亮度不夠,也只好用較大的光圈了。

  • 快門也要快

  最好使用您相機的最快閃燈同步快門,一般相機是S250或S200。以快的速度加上小的光圈,可以只讓閃光燈的光線進來,而其他的較弱光源能進來的光線就很少,可減少干擾。

  因為閃光燈的閃光強而速度快(一般閃光速度約700∼20000分之一秒),手輕微的抖動還不致影響相片的清晰度。如果光圈放大或快門放慢,其它較弱的光源(如手電筒)進來的光線就變多,而就足夠在底片上形成影像而產生影響了。這時如仍是手持相機拍攝,必然會降低影像的銳利度。

  當然如果您是要以手電筒來打輔助光,那就另當別論,此時快門就得放慢,且往往就得架上三腳架了。

  • 底片選慢速

  底片用正片較好,而且要選用較慢速的正片。底片的速度越慢,則影像越是細緻、層次越是豐富、色彩越是飽和。

  一般對於在光線不足下拍攝、對移動主體的拍攝、還有望遠攝影時,我們不得不用較高速的底片。但是在青蛙攝影時,由於我們是在近距離使用閃光燈,因此光線強度足夠我們使用小的光圈及慢速的底片。

  64度(ISO 64或ASA 64)的底片是較適合的。而100度(ISO 100)的底片,由於近來技術的改良,拍出的品質已不輸64度,又因感度較高可配合用更小的光圈,故也是一不錯的選擇。

  而使用哪種廠牌的底片,則是看各人心裡愛了。柯達的KR(Kodachrome 64)、EPR(Ektachrome 64)、E100VS(100度)及富士的RVP(50度)、RDPШ(100度)都是很不錯的底片。但各廠牌拍攝出來的效果不同(尤其閃光燈下的表現差異更大),粒子、反差、銳利度、軟硬調、偏色及色彩飽和度都有差別,建議您多試用,看看自己喜愛哪種。

 

一些疑問

  • 相機一定要有Auto-focus和TTL閃光燈控制功能嗎?

  相機一定要有Auto-focus和TTL閃光燈控制功能嗎?

  最好要有,這一方面為了能拍攝迅速,一方面為了能單手持相機拍攝。

  青蛙先生小姐們可不是合作的模特兒,能讓你好好的在那裡調焦。常常你只有數秒鐘的時間,而且只有一次機會,AF及TTL能讓您迅速凍結精采的鏡頭!

  如果您經濟拮据,或是您堅信初學攝影必須使用機械式相機。那也行,只是必須多一些事前準備的工夫。首先您必須知道閃光燈的指數,來算出在不同攝影距離時需用的光圈(100或200厘米的鏡頭還必須減去曝光補償),然後寫一張小抄貼在相機上。拍攝時先決定您要拍攝的距離,再查出對應的光圈,調好光圈、快門及距離後,以前後移動相機來對焦,看到影像清晰時立刻按下快門!熟練後,這樣拍攝也是很快的喔!

  • 一定要用環形閃光燈嗎?

  不一定,使用普通點狀閃光燈、環狀閃光燈、雙盞閃光燈皆可以。

  使用環閃有許多缺點,如缺乏立體感、遇到反光面(如青蛙的眼睛、水面)時會有反光環出現。但是使用它較簡便、曝光均勻較不易失敗,而且有對焦燈幫助較容易對焦。有些情況還非要它不可,如拍攝躲在洞裡或隱藏在枝葉裡的青蛙時。故較適合入門者使用。

  拍昆蟲時,我們可以用左右雙閃燈來打光,還可修剪一下遮擋的枝葉,再整理一下背景,講究一點還加打個底光、逆光。我們可以這麼從容不迫,因為大多的昆蟲是不易被驚擾嚇跑的,而青蛙可沒那麼乖了,尤其當你的鏡頭距離牠的鼻尖只有數公分時。此外青蛙的棲息處常常沒那麼開闊能讓您的雙閃展開,最重要的,您絕對無法穩穩地,一隻手握住掛著雙閃燈的相機來拍攝!

  • 為什麼要一手持相機來拍攝,另一手在幹嘛?

  另一手可忙呢(假設您不是攝影大師,沒有攝影助手伺候)!要拿手電筒、要撥開遮擋的枝葉、要撐傘(雨天擋雨、白天遮反光)、要支撐身體(遇到險惡地形時),還有,必要時要一手持著閃光燈!

閃光燈不一定要老死地掛在鏡頭前面(環閃)、或架在相機上(點閃),您可以拿下來稍微偏一個角度來打光,並且可稍遠離主體些。這樣可減小反光面的光環,也使主體較有立體感(當然此時必須一手持相機拍攝嘍)。

  如果您生來嬌弱、腕力不足,那麼建議您使用輕了許多的50厘米鏡頭。

  • 一定要100mm微距鏡頭嗎?

   使用50厘米鏡頭的優點是可拍攝到較多的背景,可交代牠的生活環境;缺點是,您的相機必須更接近青蛙來拍攝,這時容易驚擾到牠。另一方面,這時閃光燈就更接近牠了,造成牠眼睛上的反光光點會更大!

  而用200厘米呢?好處是可距離牠較遠拍攝,這時打光可更方便而多變化,且反光點可更小。缺點是太重了!無法一手持握。而且如果是用環型閃燈,距離這麼遠,恐怕閃光強度不足以讓您使用小光圈了!

  所以使用100厘米微距鏡頭是比較適中的。

  • 手電筒的光線會影響曝光嗎?

  這是很多初學者的疑慮,答案就要依你用的光圈和快門是什麼了。

  如果是用小光圈、快快門及慢速底片(如F 16、S 250、ISO 64),那曝光是絲毫不受影響的。這是因為手電筒的光線相較起來算是微弱的,在這種條件下並不足以讓底片感光。

  如果你想用手電筒來作輔助打光的話,那快門速度就得降到60,光圈也必須調到8以下了,才會有輔助光的效果出來。這時你就必須考慮到景深可能就變小了、手震動的影響可能就變大了。這時你可能需要用到三腳架或單腳架來避免相機晃動,還有你的手電筒亮度也必需夠強、色溫需夠高。

  • 如何避免水面反光?

  第一,相機盡量與水面成一斜角(小於45度),而不要垂直水面。

  第二,光圈要縮小及快門要加快,如此可減少手電筒或路燈的反光之影響。

  此外,如要避免閃光燈造成的反光,可以將閃光燈由相機上取下(環形閃燈也可由鏡頭前取下),用閃光燈連接線連接,以較傾斜水面的角度來打光。如果您要照水面下的青蛙或蝌蚪,您甚至可用透明塑膠袋將閃光燈包起來,再插入水中來打光呢!

 

最後叮嚀

  在找青蛙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備戰狀態,隨時準備扣板機!因為青蛙不易尋找,也不易接近。隨時保持相機開啟、快門光圈調好、閃光燈充足狀態,看到牠的時候,才能夠立刻按下快門。要記住,往往你只有一次機會!

  青蛙對地面的震動非常敏感,接近牠時動作一定要非常輕柔。看到牠時一定要用手電筒一直照著牠,如果你一移開,牠必定會馬上跳走!一般情況,青蛙被強光照著時,牠的反應是定住不動,這是牠察覺危險時的一個本能反射行為。可能是牠以為仗著牠的保護色,只要牠不動敵人就不易發現牠。當然如果你仍持續接近了,牠覺得伎倆被識破了,只好「跳」之夭夭了。

  因此,接近到一定的距離就得趕緊拍一張,不要等接近到滿意的距離才拍,也不要忙著撥開遮擋的枝葉,免得一下嚇跑牠一張都沒拍到。拍完一張,再接近一點再拍一張,整理一下環境再拍一張,一步一步地接近完美。

  為了拍好牠,您會想要了解牠的習性、棲息地,當您更進一步了解牠時,您就會拍的更好。而藉著您美麗的相片,讓更多的人了解牠、喜愛牠,更進一步想要來接近牠、保育牠,這就是我們生態攝影的最大意義與成就了!

  歡迎您加入青蛙攝影的行列!圖像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