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大師郭可遇育蛙成癡
自闢生態農園發現新品種

【2006.04.05 中央日報╱劉憲章.石岡訊】

  石岡鄉石雕大師郭可遇在自家田園闢建生態農園,除了種植荷花、蓮花等水生植物,愛蛙成痴並復育台灣本土青蛙十五種;他發現一種與布氏樹蛙類似的青蛙,背部有X型深褐帶,叫聲像機關槍,疑是台灣新品種青蛙,有待專家學者鑑定。

  郭可遇指出,一般布氏樹蛙的背部,有二至四條深褐色縱帶,叫聲似敲竹筒答、答、答;而這種樹蛙的背部,卻是X型深褐帶,叫聲則像是機關槍般達達達、達達達一連串。有學者專家指稱台灣生態教材中,多年來將布氏樹蛙誤認為(白頷樹蛙),並認為台灣沒有白頷樹蛙;郭可遇懷疑背部有X型深褐帶的青蛙,也有可能是白頷樹蛙。

  郭可遇說,這種背部有X型深褐帶的青蛙,起先是住沙鹿鎮陶藝家林正雄發現,經他進一步研究,才發現其背部花紋叫聲都與布氏樹蛙明顯不同。據他調查,這種青蛙在彰化、台中縣都有發現,如果學者專家鑑定後,即可能增添台灣的青蛙種類。

  愛蛙成痴的郭可遇,不但石雕作品中以青蛙的各種神態做為樣本,並積極推廣青蛙的復育;目前在他的生態園區中已有中國樹蟾、澤蛙、赤蛙、貢德氏樹蛙、拉都布氏樹蛙、布氏樹蛙、小雨蛙、虎皮蛙、黑眶蟾蜍...等十五種。

  郭可遇表示,石岡鄉早年以種植水稻為主,他從小就在農村中聽著田間的青蛙鳴唱聲中成長,但發現目前地方稻田均已轉作為果園,且在化學肥料與農藥的施用下,許多青蛙均已絕跡;鄉間難得再聽到蛙叫聲,讓他懷念不已。

  因此,他於九二一地震後退休回到故鄉,將位於梅子村荒廢的田園重新整理,種植稻穀、蓮花、睡蓮等水生植物,自然的水澤地引來澤蛙、赤蛙等蛙類,以及白腹秧雞等鳥類。郭可遇並遠赴南部地區找尋虎皮蛙的蝌蚪帶回復育,讓當地逐漸回復早年的生態景觀。

  目前正值蛙類的繁殖期,生態園區內處處可見小蝌蚪、小青蛙,郭可遇指出,台灣的蛙類有二十九種,中部地區有二十種,他預計復育十六種;每一種蛙類的蝌蚪都略有不同,最特別的是呈現透明狀的小雨蛙、鼻端有白點的是白頷樹蛙、身上有兩條白線的是中國樹蟾。

 

新聞來源…

上一頁 ] 向上 ]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