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田  樹  蛙

Buergeria otai Wang, Hsiao, Lee, Tseng, Lin, Komaki & Lin, 2017

其他俗名:溫泉蛙、Ota's stream treefrog

    成體特徵:

      體型:小型,♂2-3cm,♀3-4cm

      體色常隨環境而變成鉛灰色、淡褐色或黃褐色,但不會變綠,腹部白色,手及腳部有深褐色橫帶。

      頭部:眼間有一個倒三角形的暗色斑紋。

      背部:肩胛骨至背上有一個X型或H型的暗色花紋,身體背面有許多顆粒性突起,背中央近肩胛處有一對短棒狀突起。

      前肢:指端吸盤明顯。

      後肢:大腿下側具有形狀規則的白色小圓點,趾端吸盤明顯。

    第二性徵:雄蛙體型較小,有單一咽下外鳴囊。婚姻墊黃色。

    相近種類比較:太田樹蛙的形態與其姊妹種周氏樹蛙極為相似,只能從叫聲和大腿腹側的斑紋鑑別。 腹部有深色小斑點,四肢外側有白色顆粒狀突起。

    分布:小型溪流型樹蛙,廣泛分布在台灣全島的東部和西南部(蘭陽溪以南與朴子溪以南)1500公尺以下的溪流地區。

    繁殖:終年繁殖,但春、夏比較活躍。

    鳴叫:太田樹蛙是2017年根據遺傳、形態、鳴叫聲、回播實驗等四組證據,從周氏樹蛙分出來的新種,外型和生態習性與周氏樹蛙相似,兩者叫聲都很類似蟲鳴,但有所不同。周氏樹蛙只會發出一種長鳴叫,但太田樹蛙會發出兩種長鳴叫,其中第一種叫聲是類似周氏樹蛙但節奏較慢的長鳴;而較常見的第二種長鳴叫則會由一個短鳴叫起頭,接續著一連串高低起伏的鳴叫,最後由一個短鳴叫結束。

    生態及行為:溪流環境的緩流或淺瀨地區,並經常在溪流周邊沿山的水溝、水渠、積水路面活動。目前已知太田樹蛙和周氏樹蛙的成蛙和蝌蚪均對逆境有特殊的反應(Chen et al., 2001;Wu and Kam, 2005),因此常在溫泉環境發現牠們的活動。

    學名歷史:在2012年前後,師大生科系林思民組成的研究團隊就已經發現全台灣不同流域的周氏樹蛙有劇烈的遺傳分化,而且東南部與西北部的樹蛙族群並不是單系群。王盈涵同學檢測不同流域的蛙鳴,發現居住在台灣西北部地區的周氏樹蛙只會發出一種叫聲,聽起來宛如微細而規則的蟲鳴聲;但是東部和南部的新種樹蛙卻可發出另一種高低起伏、強弱參雜的曲式。蕭郁薇同學則利用回播實驗,發現牠們不僅在叫聲上有所區隔,在行為反應上也已經可以判斷彼此之間的叫聲差異。綜合遺傳、形態、鳴叫聲、回播實驗等四組證據,正式將這個新種命名為「太田樹蛙」,並刊登於《PLOS ONE》期刊。新物種的學名是用來表彰太田英利教授(Dr. Hidetoshi Ota)對東亞及台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的貢獻。(註:太田教授曾在1980年代晚期至1990年代早期長時間在台灣進行調查,釐清許多過去分類學上的疑問,並發表牧氏攀蜥、呂氏攀蜥等多種臺灣特有的兩棲爬行動物。另一方面,太田教授也是二十幾年前催生很多台灣與日本國際合作研究的推手之一,這中間也包括探討周氏樹蛙分類地位最早的合作研究。)

 

Natural History:

Common species distributed widely from lowlands to forests below 1500m.  Breeding season is from February to September, but would extend to all the year in some places.  They usually breed in slowly flowing water, including ditches, small streams, and hot spring.  Eggs are deposited into small clumps on the bottom of water or attached to vegetation.

 

☉ 特徵照:  

•快速鑑定清單:

  1. 小型

  2. 有吸盤

  3. 背中央近肩胛處有一對短棒狀突起

  4. 腿部內側花紋是細小白圓點,和周氏樹蛙不規則的雲斑狀不同。

☉ 生態照: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