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  古  蟾  蜍

圖像

•快速鑑定特徵
  1. 大型
  2. 有耳後腺
  3. 頭部沒有黑色骨質棱脊
特徵:
大形, ♂6-10cm, ♀6-11cm,有耳後腺可分泌毒液,體色變化很大,從黃褐色、紅褐色到灰黑色都有,皮膚粗糙、散佈突起的疙瘩,有些個體有背中線。

出現棲地:
花蓮縣境內從平地到高山廣泛分佈,經常出現在草地、水溝、登山步道、路燈下或住家旁?等處,平時棲身陸地,繁殖期遷到水池或溪流。

繁殖與行為
繁殖期從9月到隔年3月,尤其秋季經常可以見到水池、溪流中到處都是泡在水中的盤古蟾蜍,它們在此求偶、產卵進行繁衍下一代的生命大事。卵粒黑色,位於雙排的長型卵串中,可長達10公尺以上,一次可產四千顆以上的卵粒。雄蟾很少鳴叫,只有在被其他雄蟾誤抱時,才會發出「勾、勾、勾、勾、勾」的釋放叫聲。蝌蚪黑色,有毒。

建議觀察地點:
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步道、195公路沿線、台11線12號橋野溪、鯉魚潭、池南森林遊樂區、鳳凰瀑布、林田山、富源蝴蝶谷、赤科山、南安瀑布、六十石山、安通溫泉森林布道、羅山瀑布。

圖像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