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 棲 類 保 育
  • 楊懿如 2004.10.14

Amphibian Conservation這本書,由數十位兩棲類專家分別主筆。
  在過去20年,有許多關於全球兩棲類的族群量下降、分佈範圍縮小及滅絕的研究報告,使得兩棲類的保育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並引起大眾的注意。同時,也有許多科學家投入兩棲類的基礎及應用研究,並有新的發現。因此在2003年,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重鎮-斯密生博物館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出版了兩棲類保育 Amphibian Conservation 這本書,由數十位兩棲類專家分別主筆探討全球兩棲類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問題,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書中提到的兩棲類減少的主要原因包括棲息地破壞及改變(Habitat Destruction and Alteration)、全球氣候變化(Global Climate Change)、化學污染(Chemical Contamination)、疾病及病原(Disease and Pathogens)、外來種(Invasive Species)、商業利用(Commerical Exploitation)等六大項,以下分別摘要敘述

 一、棲息地破壞及改變

  大部分的兩棲類需要水域及陸域環境以完成其生活史。但不幸的是,人類的很多活動,例如淹沒或抽乾濕地、砍伐森林、溪流整治等,都影響兩棲類的生存環境,並造成區域性兩棲類族群的減少。

 二、全球氣候變化

  由於溫室氣體的累積及臭氧層的稀薄,造成降雨及溫度型態的改變以及紫外線B(UV-B)輻射量的增加,都是引起兩棲類數量減少的原因,尤其在高海拔山區受到的影響特別顯著,而其最關鍵的因素是聖嬰年發生的頻度增加,以及影響的規模越來越大。

  在美國奧瑞岡州山區針對西部蟾蜍的十餘年長期研究顯示,在聖嬰年期間,冬天降雨減少,池塘變淺,造成池塘中的西部蟾蜍胚胎接受到較多紫外線輻射,使得胚胎受到霉菌Saprolegnia ferax感染率增加,死亡率達50%。但若隔離紫外線,胚胎可以正常發育。

 三、化學污染

  生活於陸域的兩棲類直接受到用於農地、高爾夫球場、森林的殺蟲劑、除草劑、肥料等化學物質的影響,而在水棲時期,則因為幾乎所有的化學污染最終都排入水域,所以很難不受影響。

  最近研究也顯示,未使用殺蟲劑等化學物質的原始或高原地區,空氣中也存有化學污染源,並影響兩棲類的族群。化學污染也造成生殖能力下降,影響族群存活。

 四、疾病及病原

  在全球相當多未受破壞的原始地區的兩棲類大量死亡原因通常和疾病的感染有關,最近研究也顯示,兩棲類的減少和人類新的及捲土重來的感染性疾病息息相關。因為兩棲類對環境的改變非常敏感,造成許多兩棲類大量死亡的新病原和人類改變環境有所關連,而這種造成兩棲類族群下降的因素對其他野生動物也有相同的效應,所以最終增加人類感染病原的機會。

  近幾年一種寄生水生真菌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的感染特別受到重視,蛙類感染的症狀是全身皮膚出血及損傷,免疫系統減弱,並在幾個月之內傳遍整個族群,最後僅有少數個體存活。這種真菌感染已經造成澳洲、中美洲及美國西部大量的蛙類死亡,但有意思的是,分析比較採自世界各地感染蛙類的寄生真菌DNA序列卻發現幾乎完全相同。

  這種新興疾病到底是如何發生,現在還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真菌感染並不是造成蛙類大量死亡的單一原因,氣候的暖化可能也有加成作用。此外,在中美洲蛙類大量死亡的地區,同時也有陸棲性的爬蟲類及鳥類大量死亡,但探究其致病原因不太可能是這種水生真菌,因此還有許多這謎題待解決。

 五、外來種

海蟾蜍原產於美洲的熱帶地區,引進澳洲後成為澳洲的有害生物。

  外來種是指在天然生態系統原本沒有、但被刻意或無意引入的一些種類,對兩棲類族群生存造成影響的主要外來種包括養殖的肉食性魚類(虹鱒等)、美國牛蛙、海蟾蜍等。隨意將食蚊的魚類引入水域也會危害兩棲類族群,而引進肉食性魚類所造成的問題最嚴重,因為牠們不但捕食兩棲類成體及幼體,也競爭棲地,此外也可能傳播新的疾病。例如1996年發現一種蛙病毒 iridovirus 可能是隨著國外引進的觀賞魚而在澳洲東部擴散,並造成兩棲類的大量死亡,這種病毒的擴散速度是每年100公里。

  美國牛蛙原產於北美東部,但現在已經被引入全世界各地,並危害生存於低地的赤蛙族群。牛蛙成蛙會捕食其他蛙類,蝌蚪也會捕食其他原生蛙類的蝌蚪,牛蛙蝌蚪期可長達1-3年,所以對其他蛙類蝌蚪的影響相當大。棲息地的破壞經常在牛蛙的危害扮演加成的作用,尤其將大片、暫時性、淺水的濕地改變成養殖魚類的小池塘時,不僅有利牛蛙繁殖,原生蛙類的成蛙及蝌蚪也因為躲藏的草澤環境減少,增加被牛蛙及魚類捕食的機會。

  海蟾蜍原產於美洲的熱帶地區,於1935年因為控制甘蔗害蟲的原因引進澳洲,但結果失敗並成為澳洲的有害生物。目前昆士蘭50%地區都有海蟾蜍分佈,並以每年27公里速度擴散。海蟾蜍的毒性對許多水生動物造成傷害,包括毒死誤食海蟾蜍卵及蝌蚪的其他原生兩棲類幼體。這種毒性,也使海蟾蜍和其他原生兩棲類競爭時佔有優勢。此外在海蟾蜍身上也檢驗出包括寄生水生真菌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在內的各種病原,這些病原隨著海蟾蜍的族群擴張而帶到新的地區,並潛藏在土壤中,增加原生蛙類的染病機會。

 六、商業利用

  商業或非法的採集的直接影響是危害兩棲類生殖族群的生存,此外將這些採集或飼養的兩棲類販售到其他地區,可能造成外來種的危害問題,例如疾病的傳播等。

 

  解決兩棲類生物多樣性下降的問題,需要採取跨領域合作的方式,結合生態、社會、政治、經濟等學門共同協助兩棲類的保育。此外,除了關懷地區族群或區域性問題之外,也必須將視野擴大到全球尺度,因為許多威脅兩棲類生存的因素是沒有政治或地理的疆界,許多解決的方案也需要國際性的參與,例如資訊交換、教育、研究及管理。雖然過去人類對鳥類等脊椎動物的保育已經有所成果,但兩棲類有其獨特的生理、行為、及生態上的特色,因此需要不同的保育策略,這也是兩棲類保育這本書撰寫的最重要目地。

圖像

 

  • 參考資料:

Amphibian Conservation. 2003. Edited by R. D. Semlitsch. Washington, D. C. :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324 pages.

Kiesecker, J. M., L. K. Belden, K.Shea, and M. J. Rubbo. 2004. Amphibian decline and emerging disease. American Scientist 92:138-147.
 

向上 ] 相關書籍及論文 ] 野外調查手冊 ] 賞蛙呱呱叫 ] 賞蛙圖鑑 ] 花蓮縣兩棲類調查初探 ] 花蓮蛙書 ] 道路建設與生態工法 ] [ 兩棲類保育 ] 青蛙大浩劫 ] 怎麼還沒來 ]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