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類是從事保育教育的良好題材之一,因為它們數量多、容易接觸,不論在都市、鄉野、小溪或山林都可以見到他們的蹤影。蛙類以一般人認為的有害蟲類為食,是生物防治的重要例證,容易引起大眾認同。成蛙用皮膚呼吸、蝌蚪在水中生活,都直接與自然環境接觸,也迅速反應各種環境變化,是環境監測的利器。

  但最近二十年來,全世界蛙類族群卻不斷大量減少中,並引起學術界及保育界的注意。其減少的可能原因,包括:

  1. 臭氧層破洞

  紫外線照射量增加,影響DNA修復能力,使得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的卵塊發育不正常,無法孵化;而成體可能因此對疾病的抵抗力比較差。

  1. 棲地破壞

  尤其砍伐熱帶雨林及溼地填土造成的影響最大,讓蛙類無法繁衍下一代。

  1. 環境污染

  例如農藥、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等,都直接影響蛙類的卵、蝌蚪及成蛙的存活;而工業排出的二氧化硫及汽機車排放的氧化氮所造成的酸雨,也讓蝌蚪發育不正常,甚至死亡。

  1. 濫捕及食用

  雖然已經有許多種馴養的食用蛙類,但在許多地方仍依傳統捕捉野生蛙類做為食用或藥用。

  1. 外來種的危害

  例如牛蛙不是台灣本地種,體型大而且貪吃,曾見過吃下體長10公分的貢德氏赤蛙,蝌蚪也會吃其他本土蛙類的蝌蚪,只要牛蛙存在的地方,原生蛙類數量就會減少。但牛蛙卻是最常被任意放生到野外的蛙類,這種放生等於放死。
    另外有些人也喜歡在野外放生魚類,有些魚類會吃蝌蚪,也造成危害。

  而以上造成蛙類大量減少的可能原因,事實上也是地球上許多動物面臨的問題,包括我們人類。今日的蛙類,明日的人類,該如何做,就看我們的選擇了。

圖像


◎ 保育教學

  PDF檔閱讀需下載à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