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的蛙類(上)

青蛙公主談青蛙

青蛙公主 楊懿如

▲ 石梯坪海邊壺穴中有澤蛙的蝌蚪
  夏天到了,也是到海邊戲水的熱門季節。青蛙公主剛剛從綠島度假回來,身上還帶著海洋的味道呢!這一次是和慈濟大學的老師們同行,老師通常比學生好學,所以被問了好幾次:綠島有什麼蛙類?

  這是我第二次到綠島,第一次是在民國73年的暑假,當時碰到颱風天,所以什麼也沒有看到。這一次行前我先做了功課,知道綠島和蘭嶼一樣,都是最近幾百萬年才形成的火山島,島上的生物主要來自鄰近的台灣及菲律賓群島。而海洋是兩棲類動物擴散遷徙的最大障礙,因為兩棲類的皮膚為了保持濕潤幫助呼吸,只有輕微的角質化,對水具有通透性,所以在海水的高張環境裡,牠們會脫水而死,因此蛙類無法藉游泳抵達離島。不過牠們可能被人類有意或無意間帶到島嶼上,所以在台灣附近離島出現的蛙類,都是平地農田裡常見的種類,例如黑眶蟾蜍、澤蛙、虎皮蛙等。

  果然,這一次我在綠島的觀音洞石灰岩洞穴積水中,看到一大群黑眶蟾蜍蝌蚪悠游其中。清晨到朝日溫泉等待日出時,在遊客中心附近的草地聽到澤蛙的叫聲。也有老師在海灘靠近高潮線附近的積水,看到蝌蚪,我猜是澤蛙蝌蚪。

  我曾經在花蓮東海岸石梯坪海邊,在長年因海浪沖刷掏空造成的壺穴中,看到澤蛙的蝌蚪。這些有蝌蚪棲息的壺穴,通常位於高潮線上,除非是颱風天的大浪,否則不會有海水入侵,因此是淡水環境。為了證明壺穴裡的積水是淡水,我還親自品嚐呢!第一次乍見這些蝌蚪,我以為是新種,因為牠們的尾巴都很短。再仔細看看,壺穴積水中還有很多蝌蚪的天敵-水蠆。原來在封閉的環境中,蝌蚪很容易被水蠆捕食,有些蝌蚪很幸運的僅被夾住尾巴,逃過一劫,但犧牲了尾巴。不過受傷造成短尾巴的蝌蚪,游泳逃避天敵能力較弱,在水蠆虎視眈眈的威脅下,未來存活的機會很低!

  宜蘭的龜山島,離台灣本島較近,長期有居民居住,和本島往來頻繁,所以除了常見的澤蛙、黑眶蟾蜍之外,還有盤古蟾蜍和拉都希氏赤蛙。

  台灣特有種盤古蟾蜍的適應力真是超強,從離島到三千公尺的高山地區,都有牠們的蹤跡,是台灣分佈最廣的蛙類。而分佈在平地、因為容易被捕捉販賣而列為保育類的虎皮蛙、貢德氏赤蛙,在澎湖群島有大量的族群。牠們的祖先,不知道是在何時,跟著人類一起搭船跨海抵達澎湖。《待續》

2001-05-10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 Close  




horizontal rule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