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11-18 楊懿如老師回覆多多蛙:
真高興槓子寮在你們的協助之下,台北樹蛙有了棲身之地。希望台灣其他地方的青蛙也有像你們這些貴人相助,這樣台灣生態就有救了。
除了你們的努力,監察院的E-mail之外,我想基隆鳥會也幫你們不少忙。高理事長和基隆縣政府一直溝通,我也請他代轉達我的看法,因為依我的經驗,不論以情理法角度來看,槓子寮砲台如能善加保育,對政府及民間將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我和高理事長也一直保持聯繫,所以上星期我就知道槓子寮將恢復兩個砲台的原貌,只是縣政府當時還有些不甘心,認為這種情況等於違章建築在強大壓力之下就地合法。我當然無法接受這種看法,這種以人本為中心的觀念,不知道害死多少動物,也不知道讓多少動物流離失所,我想政府官員在生態保育方面,還有許多學分要補修。
我經常到各地演講,有時候覺得好累,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對台灣生態保育有沒有幫助。我的態度及立場很溫和,總是努力在台面下溝通,有時候也會面對為什麼我不出面抗爭的質疑,也會碰到如何處理棲息地破壞的問題。有些人在聽完演講或看過我的報導之後,會把拯救台灣蛙類的大帽子加在我的頭上,讓我倍感壓力。我也經常在反省,我這樣把對蛙類的熱愛散佈出去,但卻沒有能力去實際幫助它們,這樣做到底是為了青蛙還是自己?我當然很清楚我不是那種沽名釣譽的人,也不在乎頭銜或地位,只想做好能力能做到的事,並和大家分享對台灣蛙類生活觀察的喜悅,所以我仍舊持續在各地演講,宣傳蛙類生態保育,引導大家重新認識本土蛙類、進而接觸它們、喜愛它們,並主動保育它們。
而今天,看到你們努力的結果,更讓我確定我的方向是正確的。我相信你們做得比我更好,也期盼你們也能到處散播生態保育的種子,讓未來的台灣綠樹成蔭,蛙鳴處處。
大家一起努力再努力吧。
楊懿如 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