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及17日兩天我參加由台北市立動物園舉辦的「兩棲爬行動物生態及保育研討會」,研討會邀請美國、澳洲及國內許多專家學者發表有關兩棲爬行動物的調查、生態、保育與教育的論文。其中以澳洲塔隆加動物園教育中心Melissa小姐發表的「綠金雨濱蛙的保育行動方案」,讓我感受最深。
綠金雨濱蛙分布澳洲雪梨附近,數量稀少,瀕臨絕種,因此塔隆加動物園積極從事復育工作。四年前,在雪梨近郊一個曾有綠金雨濱蛙分布的地方,他們挖掘水池然後野放蝌蚪。但是前兩年很不順利,水池水位不容易控制,有時乾涸有時暴漲,魚類也會捕食青蛙和蝌蚪,因此復育計畫並不成功。經過檢討之後,決定改變執行方向,變成一個由社區為基礎的保育教育行動方案,稱之為 Frog Focus Botany。
行動方案主要是由學生參與蝌蚪的野放,動物園指導學生觀察及記錄蝌蚪的發育情況,並設計活動帶領學生觀察水池附近的生物以及維持清潔,學生並設計網頁發佈最新的保育訊息。結果非常理想,目前已經有不少的綠金雨濱蛙生存在這些受到民眾關心的水池裡。這顯示一個保育計畫的成功,需要靠專家、政府及民眾的一起努力。
台灣有也類似的例子。在幾年前,台北市信義區中強公園的角落,曾有一塊積水的低窪地,那是台北樹蛙冬天回來產卵的地方。但積水常因久旱不雨而乾涸,蝌蚪經常面臨死亡的威脅。因此附近的吳興國小蘇盛雄老師帶領一群小朋友,和市政府員工以及一些保育團體,一起挖水池、種植姑婆芋、種植野薑花,希望給蝌蚪一個可以安心生活、長成小青蛙的環境。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可惜在蘇老師離開吳興國小後,整個活動就停止了,再也沒有人關心公園裡台北樹蛙了。
台灣的保育工作需要的是持續的行動,就從主動關懷我們身旁的環境著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