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村的困惑

◇ 2000-04-09 林紋翠老師來信:

楊老師回函 迴響1 迴響2

楊老師您好:

  以前在台大上過您的課,當時妳談到在陽明山做兩生類調查的情形,記得妳說用噴漆在蛇身上做記號,我們還覺得好特別,那時看妳提到那些小動物時的神情,便覺得妳是一個很認真的研究者!

圖像

  我畢業後一直在貢寮鄉的小學任教,這段期間去了瑞柑國小多次,去年有機會又到瑞柑國小參加一個研習,在休息時看了他們的生態園,當時心裡有些疑問,最近看到您的網站,也看了林文生校長對於瑞柑生態村的文章,並沒有解除我心中的疑問,所以想問一問您的想法。

  首先是對瑞小把原來的自然環境水泥化的做法,我覺得很困惑。以我在這附近居住多年的經驗,東北角這一帶的蛙類族群量應是不少的,應該可以說這裡的天然環境原本就是蛙類喜歡的家,我們在雨天的晚上,總是要在路上閃避這些4隻腳的小動物,幾乎整年都可以聽到蛙類的諧奏曲,只是主旋律會隨著季節交替而變換,對於這樣的環境,是否還需大興土木的去〝塑造〞一個所謂的適合蛙類生長的生態村?而且總覺得那個水泥怪獸與四週的自然環境格格不入,甚至讓我覺得那更像是一種破壞,標榜重視生態教育的學校,似乎在為這附近日趨嚴重的水泥文化做背書與示範……

  記得那天是個有陽光的日子,瑞小幾乎每個教室外面都有個台北樹蛙的觀察箱,陽光照在玻璃箱上,看著騰騰的熱氣,讓我想到了溫室效應,想必裡面的樹蛙必定不好受吧,我們試著把蓋子暫時打開透透氣,只覺得除了讓孩子方便觀察,這樣的方式是否讓他們學會了尊重生命?

  這是我的疑問,因為之後沒有再去過瑞柑國小,也許現在已經有改善了,但是看了林校長的文章,似乎還是那麼回事,我真的很想知道您的看法,也或許您可以解開我心中的盲點,讓我用另一個面向來看這個問題,如果有空,能否給我回信?謝謝!

林紋翠

瑞柑國小生態村

圖像

▲ top

◇ 2000-04-11  楊老師回函:

林紋翠

  您好,有關瑞柑國小生態村的問題,其實您提到的一些問題我都很清楚。當初剛完工的時候,我也很失望,因為和我想像與設計的差很多。

  我曾詢問校長,他表示,當初是沒有這麼多水泥化的設施,但由於土質不保水,又顧慮小朋友的觀察及安全問題,所以才變成這個樣子。我建議多種一些水生植物和樹,提供遮廕,校長也願意改善。我想,只要不刻意清除,水泥會長清苔,溝底會有落葉淤泥,假以時日,大自然演替的力量會給這個園區另一種風貌。況且園區和周圍沒有圍籬分隔,生物可以來去自如。

  我之所以願意報導瑞柑國小生態村,著眼在鼓勵校長願意做的精神。您要知道,並不是每位小學校長都願意將校園的一角提供給生物棲息。最近我參加我的母校三芝國小90週年校慶。同樣是郊區小學,三芝國小花了四億元,將我兒時記憶中的水溝、大樹、綠地全部變成水泥大樓。僅有的一棵樹,還是剛剛移植的,這才叫人心痛啊!

  水泥環境真的完全不適合蛙類生活嗎?這也未必,水泥池能提供穩定的水源,這對蛙類生存很重要。如果池畔能有一些樹木遮蔭,將是適合的環境。這種環境在許多小學都有,都可以試著去改善。像我在三芝的橫山國小,就曾看過這樣的一個水泥池,住著好多青蛙呢。

圖像

橫山國小的生態教學區

圖像

白天仍能看的到許多的貢德氏赤蛙

  有關飼養的問題,基本上,我不反對飼養觀察,但要有適當的管理。小朋友愛玩,不在學校養,他們帶回家養更糟糕。這是他們老師反應的問題。我幾次演講也要他們好好觀察校園內的青蛙,不抓不養,但對好奇又好動的鄉下小朋友而言,其實是蠻困難的。所以我想如果有個生態村設立,讓師生及家長都將青蛙視為朋友,情況可能改善。

  我的推廣理念是,鼓勵任何想做事的人,也給他們一些進步的空間。說是很容易的 ,實踐是很困難的,做才會犯錯,才會修正與進步,不做永遠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也不會進步。但建議和監督是很重要的,謝謝你!

  感謝您的來信,我會將您的意見轉給瑞柑國小林校長。

楊懿如 4/11

▲ top

◇ 2000-07-05  Water來信分享經驗:

你好:

        對許多人來說,生態工程似乎不應有任何水泥成份,但在這幾年參與生態復育的實際經驗後,發覺除非是大面積,完整的生態系,才可能完全自然演化,不帶自然硬體設施。以復育及教學為主的濕地生態系,一定得有部份之惡,尤其在考量管理經費與成本之後。

        我曾參與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台南官田水雉復育區闢建,完全不用水泥的話是很難維持的。自然的土堤,崩解及潰堤因素極為嚴重,完全土堤的話,撐不了三年,且池底續水性不足,難以撐過枯水期。因此池底土壤改良,入水口、主要擋水的堤岸、入水口陰井、育苗池等設施必需採水泥設計,否則無法持久。再者台灣豐枯期水量相差太多,因此有蓄水池或地下水井,對維持濕地全年水量才有可能。以水雉棲地來說,不實地去做,不會了解台灣嘉南平原嘉南大圳的水是人工控制,每年夏天1個半月,冬天2個半月是沒有水可用的,完全得配合農作時間才有水。

        在大環境扭曲的狀況下,特定目的生態工程,一定得有部份水泥設計,否則維護經費及管理人力消耗沒有人能負擔。理想與現象間有相當大的落差是必然的,但也希望水泥化的設計能儘量減少或隱藏,才不會太惹人非議,更希望台灣不要繼續沉淪,必需到處靠人工來維持濕地。

Water

▲ top

◇ 2000-11-27  未署名網友來信:

大家好!

  我是一個上班族,看到水泥環境的論述,心中著實有許多感慨。

  台北市的許多小公園也改建成水泥化的僵硬冰冷世界,顯現主事者的無知和缺乏生態和人文的素養。甚至許多學校的校長和主任也不知道泥土、草地、水以及樹木,其實比塑膠跑道,磁磚,水泥……更可貴,更適合小朋友的童年。

  希望各位校長老師們有空能多參觀一些小學校,小而美,但不多花錢的例子。多一點用心,多一點創意,多一分體貼,多一些綠意。 其實校園景觀和環境就是對小朋友美學的教育和示範,豈能不重視。一個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都在看著父母對家庭、和師長對學校的經營和示範。看校園的經營就可以看到這個學校師長們的用心程度了!!

  我很幸運生長在美麗的花蓮,童年在青山綠水中成長,也曾用心觀察成長過程中的一切。坦白說我們富有了,但文化和心靈真的提昇了嗎?一個不曾親近土壤和植物的孩子,將來就很可能是冷漠無情地破壞自然生態的兇手,因為大自然離他們太遠了,他們看不到它的美好,也聽不見哀鳴!!

  水泥很堅固,但和大自然是違背的,基隆河的水患其實不就是水泥地面包覆了大台北地區,失去了土壤的涵水緩衝,狹窄的河道自然滿溢成災。

▲ top

歡迎大家來信表達意見圖像

 

 


[向上] [槓子寮砲台今昔] [生態砲台的生與死] [搶救老泉里中國樹蟾] [瑞柑國小生態村] [生態村的困惑] [寂靜的大屯自然公園] [畸形蛙的迷思] [兩爬生態研討會後記] [與敵人共枕] [台灣蛙類保育加油1] [蛙類的人工飼養] [抵制保育蛙類買賣] [牛蛙蝌蚪千萬不要放] [台灣攝影家加油] [台灣蛙類保育加油2] [台灣蛙類保育加油3] [台灣蛙類保育加油4] [中強公園的未來] [牛蛙蝌蚪不要養] [饒了野生青蛙吧] [可惡的抓蛙事件] [象山站挖掉樹蛙的家] [湖山水庫] [美國牛蛙大餐] [遼寧一夫婦逮蛤蟆觸法網] [碳烤青蛙] [呵護橫山村台北赤蛙] [該喜?該憂?] [另一場生態浩劫?] [諸羅家園變成停車場] [諸羅樹蛙與總爺糖廠] [全球兩棲類數量大減] [瑞典蛙行地下道] [新疆北鯢應加強保護] [貪官進補娃娃魚遭殃] [諸羅樹蛙遷村搬新家] [棲息地浩劫台北樹蛙悲鳴] [搶救橙腹樹蛙大作戰] [環保高速路 長龍擁濕地] [蛙類在921災區重生] [台北樹蛙回家 中強公園嘓嘓嘓] [蔗蟾蜍危害澳洲本土生物]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